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宝尊回港上市背后:电商盛宴 服务商开启新一轮资本战

原标题:深度丨宝尊回港上市背后:电商盛宴,服务商开启新一轮资本战

美股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在美中概股回港上市成为新的风向。

9月29日,品牌电商服务商宝尊电商和中通快递完成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按照发行价每股82.9港元计算,宝尊电商此次香港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为 33.16亿港元。中通快递则在此上市中募集资金额近百亿港元。

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无论是宝尊电商还是中通快递,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资本的支持举足轻重。此外,投资人对价值的认同也是重要因素,回港上市已经成为规避风险的路径之一。有意思的现象是,9月国内资本市场另有丽人丽妆、若羽臣两家电商服务商上市。分散的市场格局,有望因此改变。

“从行业来说,电商在过去几年还是聚焦在交易环节。因此,跟国内品牌合作的空间没有像营销、技术这么大。目前,国内品牌对于交易之外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我们要在做好国际品牌服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国内品牌电商市场。”近日,宝尊电商创始人兼董事长、CEO仇文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回港上市,无论从融资还是提升影响力层面,都是有利的抉择。

目前,宝尊电商服务的品牌中,近90%是国际品牌,国内品牌只占10%的比例。CBNData商业研究总监兼首席商业分析师李湘认为,未来10年是互联网创造新品牌的10年,也是新国货的黄金10年。越来越多新国货正在电商平台涌现,甚至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超越大牌,成为行业冠军。在此背景下,也为服务商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

传统电商之外的“蓝海”

据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亚太区科技、传媒及电信部董事总经理杨若透露,回归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公司业务模式的创新,二是需要做到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宝尊电商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从启动到在香港挂牌开辟第二战场,也可以说是一个新起点和新征程。”

招股书数据显示,宝尊电商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41.49亿元、53.93亿元、72.78亿元;2020年上半年营收36.7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9亿元增长约23%。截至2020年06月30日,其品牌合作伙伴总数达250个,包括飞利浦、耐克和微软等品牌。

可以说,在近13年的发展中,宝尊电商的崛起,离不开阿里巴巴生态。2010年,阿里巴巴参与了宝尊电商A轮融资,后续成为宝尊最大外部股东。截至2020年3月15日,阿里巴巴持股为14%,拥有8.6%的投票权;软银旗下Tsubasa Corporation持股为10.6%,拥有6.5%的投票权。

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服务营收在宝尊电商净营收的占比分别为45.6%、53.3%、53.0%及55.7%。而在2015年之前,公司通过经销模式所获得的收入占比均占到70%以上。尽管电商交易仍然是核心业务,但仇文彬希望打破这个天花板。

“未来我们着重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发力,一是在营销需求方面的机会,过去十多年,电商还是以开店卖货交易为核心,现在这一层面已经非常成熟,我们要做的是在消费者这一面加大运营,如何把他们的需求挖掘出来?营销的潜力很大,市场也许才刚刚开始。”仇文彬认为,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大热,其实也是新的营销方式。除了直播以外,短视频、CRM、数据营销等各个领域,仍然存在多重机会。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赛道,目前国内电商赛道还算较宽,电商作为一种数字经济的模式代表,政策和市场红利目前来说还是很丰厚的。

服务商多面布局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线上购物市场的交易总额为人民币3.8万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9.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0%,预期到2025年将达到26.8亿元。行业增速迅猛的同时,“飞轮效应”也开始显现。截至10月9日,国内五大品牌电商企业宝尊电商、丽人丽妆、若羽臣、青岛金王和壹网壹创均已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美妆电商代运营公司丽人丽妆也于9月底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阿里巴巴子公司持股比例为19.55%,为其第二大股东。丽人丽妆对阿里系平台高度依赖,根据招股书,2019年上半年,丽人丽妆在天猫的交易业务金额占总金额的99.95%。国内市场化妆品、快消、奢侈品等类目增长速度居前。

如何保持平衡并找到更大增量?可能是服务商们下一步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品牌建设运营,还是官方购物商城、微信小城市商城、天猫和京东品牌旗舰店,甚至新兴抖音和快手官方在线商店,都是品牌商们必争的流量来源。

“除了网红直播以外,基础的、偏社会型直播可能是一个有潜力的领域。另外,微信生态体系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像小程序电商已经有了很大规模,跟社群运营相关的模式我们也在看。”仇文彬透露,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都有品牌合作的契机。天猫、淘宝对于品牌的下沉有很大助力,但是其他的比如快手、拼多多,短期内暂时还没有找到和品牌合作的空间。“至于何时转变,取决于时机。早期来看,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将模型跑通,倒不一定要去追求很大的业务量。”

此外,电商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从服装到美妆、快消新品牌,都在不断更迭中。对于一些品牌来说,代运营公司赚取了一部分利润。当它占的销售比例越来越大时,品牌也会考虑把鸡蛋放到更多的篮子里面。这是所有从业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仇文彬冷静地分析称,国际品牌对基础运营的外包,是一个长期的需求。“国内品牌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到了今天,对于技术、营销的要求更高时,选择外部服务就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品牌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服务商够不够好的问题。从传统电商大平台,再到社群、小程序等模式,可以预见,私域流量将是品牌未来聚焦的方向。

(作者:陶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