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何平:未来金融会形成弱中心化的服务平台 传统金融服务会弱化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 迄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二届,是每年定期在北京举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盛会。“中国区块链发展论坛”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于2020年9月17日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区块链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区块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区块链相关组织负责人及知名区块链企业高层共同参与,围绕区块链相关技术创新、规模化商业应用及产业生态营造等内容,探讨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清华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系教授何平出席会议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论坛,在疫情之后这样大规模的论坛我好像还是第一次参加,机会很难得。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区块链与分布式信用。

区块链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从互联网到互信网的飞跃,它已经正在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可能引发诸多行业的变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区块链的应用主要是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层面,第二个是政府层面。提高企业效率政府效率。当然企业效率也包含了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效率,政府效率指的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

我先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区块链应用的核心逻辑的理解,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记帐,有时候可能还包含其他分布式的操作,比如分布式确认,分布式计算,当然记帐是主要的。如果记帐由分布在不同地址的多个节点,而且是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共同完成的时候,每一个节点完成的都是完整的账目,可以监督交易的合法性,可以共同作证,共同检验和批准,信息透明,不能随意篡改。当有很多人记帐时,账本就比较可靠。目前区块链在很多的领域,在金融领域,在企业管理层面,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像比特币那样实现分布式记帐。目前大部分应用用的都是联盟链,也有不同的节点记账,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节点没有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只是通过加密等技术手段使得帐本的篡改比较难,或者比较复杂,但并非不可能。真正的分布记帐能够克服道德风险,而目前的绝大多数应用并没有完全实现。

传统的中介机构包括金融中介机构是使用中心化的模式实现交易行为的追溯,中心化的模式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做分布式记帐?如果区块链并没有实现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就不值得做。

以下是金融领域的例子,包含了上市公司的两个指标,一个是金融行业占上市行业的净利润的比重,第二个是金融行业占上市行业员工的比重。传统的金融机构都是中心化的模式,依靠牌照,有垄断性,依靠中心化帐本。中心化的模式下,如果要克服道德风险,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允许足够大的利润,否则作恶风险会大幅上升。这意味着中心化的金融中介依靠牌照必然有垄断性,会有一些超额的利润。中国2016年金融行业占上市公司利润比重60%,近几年略有下降,也占50%左右,一半的利润被金融机构拿走,金融机构挣的钱越多,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越高。另外一个是人才成本,金融行业的人力成本不光数量大而且质量高,金融行业占上市公司15%,大量优质人力资本集中在金融行业。区块链有可能降低这些成本。

区块链针对传统单一中心服务体系的弊端,建立去中心或者多中心的跨平台信用体系,助推新技术范式下的信用评估,并研制开发基于区块链等新范式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技术平台。

区块链可以实现新型的信用模式,称之为分布式信用。当然这种信用并不只限于金融交易,所有的交易都需要信用。分布式的信用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分布式的信用生成,二是分布式的信用传递,三是分布式的信用评估,四是分布式的信用监督。

分布式的信用生成主要从无到有建立个人之间、机构之间、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信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其分布式记帐以及数据标准化等优势能从源头重塑信用生成以及记录的过程,实现不可伪造和不可篡改,可以实现信用从零到一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并通过数据标准化的模式,确保所有的数据统一性和可比性。最简单的应用例子就是资产证券化。区块链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保证真实性、唯一性和风险透明。

资产证券化有很多的环节和参与机构,包括监管方,这些都可以成为各个节点的记帐者,有助于改善现金流管理,透明,便于监管,可以增强证券交易的信任,甚至有一些增信环节也可以转移。比如说贷款的担保,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转移到证券化资产。

第二是分布式的信用传递,实现信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的业务平台,可以让各个主体,只要有信用就可以发放信条,可以拆分转让,获得这个信条的人就可以通过它来融资。这个是通过区块链保证全程留痕,可追溯和公开透明,实现信用主体的信用在链上流转,使得更多的信用主体通过信用传递获得融资。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供应链的金融,可以把信用从核心企业传递到链条上的其它企业,当然信用传递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企业的信用,所有的信用都可以在链上传递。数字化的信用可以拆分流转融资,而且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风险可控,未来来讲供应链金融以及其他很多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实现多源头的信用传递,不光是核心企业,所有有信用基础的个体都可以传递信用,未来的金融市场可以实现多源头的信用传递。当然目前这只是设想,并没有实现。

第三就是分布式的信用评估,信用评估存在不对称信息,但是可以利用公共信用体系,收集大量的工商、税务、投融资等信息,以及实际控制人和主要股东和个人的信用记录等等各式各样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源头,实际上是各个信用主体进行评估,实现各个的信用主体的背书。区块链还可以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交叉验证和零知识证明。

最重要的应用是大数据征信,可以实现数据资源不泄露前提下的数据多源交叉验证与共享,可以解决信贷客户多头负债的问题。未来这个产业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确权、数据隐私、数据定价、数据交易等商机。

第四就是分布式信用监督,一个人是不是有信用,一取决于他的品质,二取决于是否有监督。如果用监督的情况下,很多的信用可以保障,可以生成并提升信用。失信企业会列入平台黑名单就属于分布式信用监督,可以将监管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列入节点,实现联合惩戒,政府各个部门可以对优质信用主体进行资源倾斜。分布式监督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确认信用主体是否守信,二是进行奖惩,这些都可以利用区块链对各个利益主体进行管理。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惩戒或奖励,实现集体的维护,鞭策违约的行为,信用就可以得到保障。比如说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传统是有一个政府部门为核心的中心化模式,但是未来可以有更广泛的监督,来自于市场,来自于消费者。很多地方政府正在推进地方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失信联合惩戒,一般是用中心化的模式,我相信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加速信用体系的建设。

区块链的技术意义非常大,通过分布式信用生成、分布式信用监督,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德问题,给企业背书;分布式传递信用也可以帮助企业增信;分布式信用监督可以控制信用风险,另外可以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

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信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分布式信用不是对传统模式的替代,一定只是补充和完善;针对中心化模式的一些效率低下环节,或者成本比较高的环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然而实现这些功能都不容易,区块链的技术推广需要复杂的机制设计,目前区块链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相关技术积累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分布式记帐、加密、共识机制,缺的是经济模型的设计,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区块链应用经济模型,提供一套激励机制,让所有的主体有动力参与区块链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包括记账、评估、监管、担保等。当前区块链发展最大的限制来自于此,激励机制不清晰,很多利益主体都是盲目上链,政府对于成本并不敏感,但企业需要衡量成本和收益的。分布式信用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对金融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激励机制设计是关键。

从金融体系来讲,未来金融体系会形成弱中心化的服务平台,传统的金融服务一些功能会弱化,业务边界弱化甚至消失,金融机构会和很多的科技企业、商业机构实现分布式的金融服务,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说现在的银行业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开放银行”,“开放银行”实际上是整个银行服务产业链的重构,把部分功能外包,由其它企业甚至个人来完成。

这就是我今天所讲的内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