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现在买香港保险合适吗「香港买什么保险最好」

刚开始做保险的时候,找很多人聊过,发现很多人都想要买香港保险,旭爷实在不是很懂,

是图港险价格高,还是图港险“不理赔”?

大陆的保险,它不香吗?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

说句心里话,大部分人都没有必要去香港投保。

为什么?

1

- 维权成本高-

大家知道吗?现在在内地宣传港险,是违法的!!

为什么违法?

保险在内地一直是强强强监管行业,很大的原因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全家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抓不住,会怎么样,想象一下。

但是香港保险是不归银保监管的,一旦出现销售误导、拒赔等等问题,想维权太难了。

香港保监局的职能里,是不管纠纷的。香港的理赔纠纷,100万港元以内可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但超过100万就必须找香港律师去香港打官司。

动辄上千港币按小时计价的律师费用,考虑一下?

知道香港为什么那么多高材生要去做律师吗?

所以,维权是极难的。海港城拉横幅事件、安盛投连险暴雷,都是极好的例子。

2

-无限告知原则 -

为什么要维权呢?维权大概率是因为保险公司拒赔了!

保险公司为什么拒赔,99%是没做好如实告知。

内地保险的健康告知,遵循的是【有限告知】

香港保险的健康告知,更趋向于【无限告知】

内地的健康告知一般仅需要回复是和不是

(内地保险)

港险在告知的时候更加接近无限告知,所有的重要事实都是需要告知。

还有很多开放性的提问,你看,还有啥操作空间。

身体有点问题的,不管你是真隐瞒,还是就忘了,没告知,就一个结果拒赔。

口说无凭证,看案例

内地保险业太良心了 ,也太为消费者着想了吧。

不过香港保险一直以来也有几个优点,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一个个看!

3

-香港保险更便宜?-

人寿保险是根据居民生命表来计算的, 香港居民的寿命在全球最高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之列,跟日本的寿命水准相当,

因为死亡率低,所以寿险费率比较优惠。另外,香港地区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较低,所以健康险也比较便宜。

数据显示,赴港购买保险的超过6成都是重疾险。

但是,但是

香港销售的主流重疾险,都是分红、返还型产品。保终身,带分红,含身故责任,重疾可多次赔付,且基本上首10年赠送50%保额,无形中又抬高了保障的额度,所以保费更贵。

所以,先在内地把基本保障做足吧,等到哪一天发达了,是可以去买带有理财性质的保险的。

4

-港险保障更足?-

当年内地还是保30种重疾的时候,香港已经保100种疾病了,所以大家都说港险的保障更足,但是内地这些年经过不断的发展,基本已经和港险不相上下了,但是具体怎样呢?

重疾

内地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香港保险都有,并且超过半数的疾病赔付条件比内地更加轻松,但是甲状腺癌,港险就没把它列为重疾。

整体看来,还是港险的重疾疾病定义优于内地

轻症

内地的重疾险,轻症一般赔付30%保额,中症赔付50%保额,而且轻中症的保额都是单独的,理赔后不占用重疾保额。

而香港的轻症一般只会赔付20%保额,且占用重疾保额。

这么说的话,内地的轻症又好一点

5

-港险有理财价值-

这还真的有,

大家常听说的几大港险公司:英国保诚,美国友邦,加拿大宏利,都是国际保险集团在香港的分支。

所以港币是和美元挂钩的,美元保单也更契合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所以很多高净值的人群会选择理财型保险,作为美元资产配置的首选。

另外,内地的住院计划只能理赔在内地的医院住院。而香港的住院计划可以理赔在全球的医院住院。

6

-总结-

买港险的优势是在理财方面优势更强,储蓄分红上也更有优势,还可以全球就医。

劣势是港险健康告知要求严格,纠纷的维权成本也更高,还有一定概率遇到理赔资金入境或换汇的问题。

如果预算不多,国内的消费型定期重疾,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你更看重香港保险的分红优势、而且至少满足以下2个条件:

- 收入相对较高(参考线:年收入50万以上)

- 在香港或者离港较近的地区(比如深圳、广州等)工作或生活

- 有外币配置、境外医疗或移民计划

所以,你要买港险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