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陈红涛:中国公益要走出去 不能简单地中国方式用做海外公益

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主办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将从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等角度,企业家、行业专家、意见领袖进行广泛讨论,求解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道,探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寻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同频与共振。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出席论坛并演讲。

中国公益为什么要走出去?陈红涛表示有四点,第一,大爱无疆,回应国际社会的需求与期待。在当今世界有8.84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1.21亿名儿童会面临失学,6.9亿人每日食不果腹,2600万人难民。这些在中国今天来讲已经不存在了,作为有爱的民族,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并且过去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获得了国际的捐赠,这是07到12年没有平均的境外给中国的捐赠将近100亿元,占整个社会捐赠比例达到了15%

第二点,中国融入世界需要构建立体的中国人形象。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去年境外旅游人次已经达到了1.5亿人,去年新增的留学学生人数达到了89万。所以我们现在呈现给世界人民的是来赚钱的中国人,来留学的中国人,来旅游的中国人,来交流的中国人,但是做公益的中国人似乎少了一些。

第三,负责任的走出去,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为了更好的走下去。负责任的走出去,其实是国内外的共识,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品牌,更好的融入当地的社会,改善竞争环境,获取生产资源,降低长期成本。

最后一点,作为公益力量,能够很好地推动民心相通,也是促进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非常有效的手段。

关于很多企业在海外社会责任方面不专业,他指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缺乏规划,第二,缺少深入的需求调研,第三重硬件轻软件,第四仅仅以企业的身份参与,最后深入社区不够,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企业履行海外责任意识不强,资金规划缺乏,没有专人的投入,更多派出去的是负责企业经营的,在公共关系和社会责任派的并不多或者没有。客观挑战来讲,我们和世界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当地的文化差异、政治体制差异、思维方式差异、行为习惯差异都会给我们履行社会社会责任带来挑战。

最后,他提议,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公益,第一重塑公益理念,全球化的今天即使没有海外的业务,是否也能够考虑将国际公益纳入自己的公益规划。对于海外已经有业务的企业,国际公益应该进一步完善公益管理机制,包括资金的稳定投入,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相应的制度。更重要一点要融入当地、尊重当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一定不能简单地用中国方式做海外公益。一定要让我们的身影出现在社区里面,而不是简单的递完一张支票就完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