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防疫物资出口回落 中国外贸寻路“外需疫情常态化”

防疫物资出口回落中国外贸寻路“外需疫情常态化”

本报记者/裴昱/北京报道

中国外贸一项数据的悄然变化,似乎从侧面折射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已经进入“常态化”的阶段。而受到疫情影响十分重大的中国外需市场及其连带的进出口贸易,则仍然在寻找一种新生存方式当中。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海关了解到的情况表明,在7月进出口数据中,防疫物资的出口呈现出环比略有下降的态势。7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20.2亿美元,环比减少6%。而在此前几个月中,防疫物资出口,一直是中国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领域。

这从侧面折射出,全球疫情尤其是中国外需主要市场欧美、东盟等地区的疫情,正存在在进入“常态化”阶段的可能。而这则是中国庞大的外需产能在寻求新的生存方式时,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防疫物资回落

2020年的4月,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得以基本控制、全面复工复产之后的第一个月。其时,中国外贸出口数据快速反弹,既出乎国际预料,也超出了国内业界的预期。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时,中国出口同比增幅超过8%。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而这其中,防疫物资和中成药的出口,成为了当时的主要拉动者。在前4个月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2613亿元,增长5.9%,中药材及中式成药的出口,则同比增长了14.5%。

“尤其是中药材和中式成药,无论按照美元口径计算,还是按照人民币口径计算,增长的幅度都很大,可以说已经不太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了。”一位外贸系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这与当时十分严峻的国际疫情形势有关。中国最早控制住疫情,又在全球范围内最早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面对全球不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产能为全球的防疫物资生产提供了保障。

不过,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带有部分指标性意义的数据,在7月,呈现出了下降的态势。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2020年7月,中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的出口为20.2亿美元,环比下降6%。

而一度增长十分强劲的中药材及中药成药出口,也显现出趋缓的态势。中商情报网的数据显示,虽然7月中药材及中药成药出口从同比数据来看,仍然呈现7.8%的增长,但是环比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出口量,6月为1.2万吨,7月时为1.1万吨。

同时,中药材及中药成药的出口额,即便是同比科目,也呈现出下降态势。中商情报网的数据显示,中药材及中药成药的出口额同比下降5.2%。

出口增长结构对比

与医疗防疫有关的物资出口,是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走势的一面镜子。虽然医疗物资、医药器械等方面的出口已经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但是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仍在上升之中。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6343.2亿元,增长35.8%。多位系统内的专业人士都认为,这是全球疫情防控仍处在进行时的重要佐证性指标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将长期并存。而这将直接影响外需的局面。

从出口增长的结构看,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5万亿元,增长0.2%,占出口总值的58.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7707亿元,增长6%;手机4195.4亿元,增长6.5%;塑料制品2989亿元,增长11.5%;而在机电、电子元器件、化工等生产和制造领域,恰恰是中国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备、完整,体系性竞争优势较强的领域。

相比之下,一些对产业链配套要求不高的产业领域,如服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中,出口形势则并不乐观。海关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服装4676亿元,下降13.8%;家具1968.2亿元,下降2.6%;鞋靴1282.2亿元,下降26.7%;玩具995亿元,下降2.4%;箱包766亿元,下降26.7%。

业内人士一方面认为这有疫情对外需市场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与产业转移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会存在产业转移的问题,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延缓还是加快这种态势,目前不好判断。”

主角变化

伴随全球疫情的延续,受之影响重大外需市场的主角,也在变化之中。高凌云告诉记者,从他的研究和判断来看,一些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局势,受到疫情的影响会相对较大,国内与之相关的出口和贸易,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比如中非之间,进出口下降幅度大,因为非洲不发达国家多,不发达国家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同样的外部冲击,对不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更大,进而也会影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贸易。”

从进出口贸易的交易对手情况看,日本、东盟、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贸易额都在不断上升当中。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51万亿元,增长6.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6%。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1.4万亿元,增长5.6%;自东盟进口1.11万亿元,增长7.8%;对东盟贸易顺差2881.3亿元,减少2.1%。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41万亿元,增长0.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1.47万亿元,增长4%;自欧盟进口9367.2亿元,下降5.6%;对欧盟贸易顺差5347.8亿元,增加26.5%。

不过,在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对美国进出口的下降,则显得颇为扎眼。中美贸易总值为2.03万亿元,下降3.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1.8%。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1.56万亿元,下降4.1%;自美国进口4755亿元,下降0.3%;对美贸易顺差1.08万亿元,减少5.7%。

对于进口的问题,高凌云解释:虽然进口金额下降,但实际上进口数量并没有下降。这其中的关系在于,在疫情持续导致全球需求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贸易产品和货品的价格被拉低了。“所以,我们的进口数量是增长的,但是金额的金额没有随之增长。”高凌云说。

他坚持认为,目前的进口表现没有出口好,不是内部复苏出问题了,而是全球不景气产生的价格连带影响在数据上的表现。

事实上我们很多进口,虽然金额下降,数量并没有下降,全球需求下降,把价格拉低了,但我们进口的数量是增长的,目前的进口表现没有出口好,不是内部复苏出问题,而是全球不景气拉低了价格。数量指数是上升的,价格指数下降,价格指数下降的幅度比数量指数大,所以进口在下降。

“国外疫情严重,对我们有利有弊,他们没有恢复,我们抢占了先机;但不好的是,需求跟上不,所以出口是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半年争取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由负转正,目前看来有希望完成任务。”高凌云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