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跨境奶粉行业处于魔幻的世界当中。
近日,随着国际乳业巨头旗下各大奶粉品牌的第三季度财报出炉,让媒体嗅出了不同的味道,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国内疫情到4月份基本结束,奶粉行业遭遇罕见的客户囤货淡季,举步维艰。一直持续到7月份左右才逐渐缓解,这还是建立在国内疫情99.99%控制住的情况下,对比海外疫情的泛滥,奶粉业遭遇的打击基本是灾难性的。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达能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达能旗下奶粉的跨境购销售下降60%。
雅培第三季报财报显示,婴幼儿营养业绩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增速下降8.3%。
达能滑了雅培滑、雅培滑了雀巢滑、雀巢滑了美赞滑......
海关数据显示,8月份进口婴幼儿奶粉2.94万吨,同比下降13.1%,这是将近5年来来的最大下降幅度。
有媒体报道,2019年跨境购奶粉和代购等奶粉销售额预计在180亿规模。2020年跨境购和海淘奶粉规模预计不到90亿规模,减去了一半,甚至更多。
国际几大巨头的财务数据表现,充分说明的跨境渠道对他们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让从事跨境者寒心,而可以看到的是,跨境产品在代购的实际的销售过程中的滞销、下滑和货源的不稳定性,以及价格上涨等各种综合原因,才是跨境产品问题的重中之重,影响到消费者的时候,或是跨境产品的灭顶之灾。
进入九月份之后,十月份我们可以看到澳洲a2爱他美两大巨头同时发力,奶粉价格处于全线上涨状态。爱他美金装今年换了新包装后价格更是上涨超过十块,在海淘跨境奶粉十元利润空间的范畴内。跨境购者深知,澳洲婴幼儿奶粉价格低,奶粉重运费比较贵;在英国、德国等国出现奶粉断货及限购措施,产品价格没涨,除了比较难买,国际物流每罐涨了10元,费用的提升,对于众多中小代购业主基本是毁灭性的打击。
有长期从事跨境的代理店对笔者表示,现在除了一二三线城市对于跨境奶粉有一定认可度之外,其他对于跨境购的刚表现出热情的消费者,现在处于一个迅速湮灭的状态,多年的培养也毁于一旦,毕竟,奶粉的安全性和不断货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一方面在跨境产品不稳定的情况下,大部分习惯于跨境购的消费者纷纷转投一般贸易进口奶粉或者国产品牌,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另一方面是面对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涤荡了跨境购行业的一些不规范因素,使消费者越来越集中于在一些大平台采购产品,行业的规范度得到了提升,渠道得到了集中。
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外疫情将推动官方跨境购比例增大,个人海淘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到不足20%。2014年,个人代购约占我国奶粉跨境购数量的70%,到2017年、2018年比例已降到30%左右。究其原因,一是个人代购易滋生假冒产品,连累品牌方,官方跨境购则可以避免假货,保障产品质量;二是官方跨境购可以提升品牌方的利润水平,打破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对其品牌数量的限制,帮助更多低价、高品质的产品进入中国三四线市场。
这可能是今年跨境奶粉寒冬期唯一的利好消息。
但是我们也看到,不管品牌方如何调整,类似爱他美推出了超高端奇迹蓝罐、绿罐系列,贝拉米重新定义了一般贸易路线,频频亮相国内各种展会现场,a2也改变了以前居高临下的态度,开辟鲜奶业务,全程顺丰冷链运输,24小时内澳洲直达消费者手中,但是销量业绩的大幅下滑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 News)曾报道,受疫情导致的边境关闭、入境人数减少等影响,澳洲奶粉代购受到冲击,约有30%的代购专卖店关闭。这可能是折射出跨境海淘产品冰山的一角。疫情前澳大利亚约有15万人从事代购,除了专业代购,还有许多游客和留学生充当临时代购的角色,约有1000家实体专卖店迎合了这一需求,保持着合作。然而受疫情影响,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入境人数大幅下降,澳洲实施边境关闭及封锁禁令,导致零售贸易受到巨大冲击。
跨境链条上的从业者离开,才是对跨境产品最大的伤害。
另外,澳大利亚品牌与代购咨询公司Honeyroo表示,目前约有30%的代购专卖店暂时或永久关闭。事实上,澳洲最大的代购物流公司之一蓝天物流公司(Blue Sky Express)已在今年5月宣布破产。
或许只有到此时,乳粉的巨头们才会清楚(也可能从来不清楚),真正能支撑整个品牌销量的关键是那些湮没于街头巷尾的代购小店。
笔者也有个朋友在国外留学,在澳洲定居,可以代购奶粉,并且保真;还有一些是冒着一定的法律风险自己囤货,主动替厂家和品牌方进行宣传的跨境海淘从业者,受此一疫,可想的是现在基本上清空为零。
品牌方完成了品牌建设,大批发商完成了3个人年销售额2个亿的销售任务,这些之前收割的举动,统统在现实面前失败。没有了代购业务的基础和众多代购人的参与,任凭品牌方再去做多方面的努力,批发商再去做活动,生意都不可能重回昔日繁荣。
跨境产品需要理性的繁荣,消费者需要一个安全的消费。
事实上,跨境产品是对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的有效补充,让消费者选择更加多样化,充分满足宝宝的健康和营养,但在这个行业需要一些更多的爱心和温情,减少一些纯生意的操作和不合法的运营,我们呼唤理性。
2020年的跨境奶粉是一个新的起点。其实也是结束。过度繁荣的场面一定一去不回,对从业者来说是伤情、伤神;对小代购公司来说是伤筋、伤骨;对于小产品品牌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但对于大品牌却是铮铮开启的未来。
未来,大品牌间的激烈厮杀将成为未来的常态。但跨境电商暂时的困局依然笼罩在各大品牌方头顶,未来何去何从,无人可知,但是美好时间确实过去了。
不管跨境产品未来如何,但中国是一个包容的市场,习惯于满足任何消费者不同的选择,可以遇见的是,跨境产品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更在理性的,更加合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