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南沙综合保税区政策「综合保税区获批」

近日,一则消息在保税产业界激起了“千层浪”。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

升级之后的综合保税区将带来什么便利?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这也标志着广州对外开放平台再次升级,为广州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南沙综合保税区正在按照海关总署要求完善规划建设,争取早日通过验收。下一步,广州海关将以南沙保税港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提高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用足用好综合保税区特有政策。

“与保税港区相比,综合保税区的业务范围更广,自由便利度更高,开放程度也更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有了综合保税区这一载体,广州开放型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南沙海关关员在南沙保税港区医药仓库巡仓 马寅栋摄

可立即推进实施10项实惠政策

“升级”之后的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将带来什么影响?首先要从综合保税区的业态讲起,而要说到综合保税区的业态必然离不开保税港区原先打下的基础。

近年来,广州海关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南沙保税港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其做大做强,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奠定坚实的基础。2019年,南沙保税港区进出口值734.6亿元,同比增长15%,充分显现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独特优势。

为支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去年专门出台21项支持措施。南沙综合保税区获批后,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整车保税存储、境内外保税维修、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促进内销便利、支持再制造业、促进研发创新,支持包括医疗设备研发、服务外包、期货保税交割等在内的10项有需求享实惠的政策可立即推进实施。前期调研显示,企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整车保税存储、境内外保税维修、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4项措施具有较为迫切的需求。

“区内企业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后,从境外购买并进入试点区域的货物仍然适用保税政策,与国内其他非试点企业购销的货物视同国内交易,适用区外企业的税收政策,解决了区内企业对接国内市场不便利的问题,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利于激发区内企业创新动力和竞争活力。”广州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负责人介绍。

“如果我们可以成功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那么从国内采购原材料或者成品内销国内市场时,均可开具增值税发票,参与国内环节的增值税抵扣,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成本,享受对接国内市场的便利,预计我们每年可以节约200万元人民币税负成本,节约运营成本80万元人民币。”已经提出试点申请的广州卓威脚轮有限公司亚太区财务总监年志鹏说。

南沙海关关员在南沙保税港区跨境电商仓库巡仓 韩健全摄

企业享更多便利化红利

贸易便利化对经济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保税区获批之后,也给从事进出口贸易企业带来发展的红利。

“我们看中的就是南沙保税港区物流运输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叠加自贸区的新政策。海关‘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就在帮助我们节约仓储和物流成本的同时,为我们扩展更多业务形态奠定了基础。南沙综合保税区获批之后,政策优势将会更大,更加振奋了我们立足南沙做大做强的信心。”广东卓志集团报关部经理杨海明说。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出口企业即可申请出口退税,有效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对出口业务起到促进作用。”卓志关务专家黄兆煜表示。

南沙保税港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保税仓储业务将由平行进口汽车拓展至中规车,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综合保税区平台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运用保税政策缓解资金压力,更合理地调配运营资金。

“我们代理进口的汽车在境外入区环节可暂缓缴纳相应税款,在保税状态下开展国内销售,确定买家后在内销环节再缴纳税款,初估可节省约三分之一的周转资金。”广州海昊报关服务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沈骏辉说。

据了解,2019年,汽车“平行进口 保税展示”新模式落地南沙,南沙进口汽车保税仓储和展示9281辆,同比增长12.2倍。

“对于文化产业最有利的是文化进出口多元化,对于促进文物回流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董事长杨眉在听到南沙综合保税区获批之后难掩兴奋。

201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促进文物回流”。“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曾多次做过文物进境的审批,比如在去年的粤港澳名家书画展中有9组属于文物范畴的艺术品,当时的审批手续还较为繁复,相信综保区获批后,手续会更加简化。”杨眉说。

更让她期待的是,未来或许在综合保税区内就能进行艺术品展览展示活动。“综保区内对人员的进出的监管相对宽松,我们可以在综保区内开展艺术品展览展示活动,而艺术品无需进行出区担保。我们可以对标上海外高桥综合保税区,在区内建设展览中心,开展艺术品展览。另外,这些政策对南沙的进口文化产品通关更便捷,审批手续更简化。”

南沙海关关员在南沙小虎汽车码头开展监管工作 朱杰摄

推动口岸营商环境再优化

南沙综合保税区位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内,将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上进一步叠加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推动口岸营商环境再优化。

7月23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南沙总体创新指数得分仅次于上海、前海,位居全国第三,南沙贸易便利化指数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南沙自贸试验片区挂牌成立以来,海关先后推出自主创新制度53项,其中1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4项在广东省复制推广。南沙综合保税区不仅能有效利用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还能充分运用保税优势推出特色监管模式。

今年,广州海关提出“1 N”保税监管新理念,企业可通过一本专用账册,同时对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让不同贸易方式下的货物能够同仓存储,按不同的货物状态分类进行监管;跨境电商商品与非跨境电商商品还能同仓打包、同车运输,支持企业以自行运输方式向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货物分拨流转。

在加快推进南沙保税港区转型升级的同时,广州海关提前培育区内支柱产业,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做大做强新兴业态,积极打造跨境电商全国枢纽基地。叠加“先放行入区、后理货确认” “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区内集中建包出区配送”等创新措施,解决企业进出区存在的各环节痛点难题,畅顺跨境电商通关全链条;依托智慧海关监管手段,实现进出区自动快速验放,提高通关效率。

今年前7月,南沙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0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8%;积极引入达能集团等跨国食品企业将全国分拨中心落户运作,1—7月达能集团跨境电商奶粉进口项目货值约为18.2亿元;广药、广交等龙头企业近期入驻,1—7月进出口保税医药材及药品共计6.8亿元,增长3.1倍,成为强有力的外贸增长点,提前打造综合保税区“物流分拨中心”功能。

“综合保税区灵活性更强,能承载的业态更多,可配置的资源也更多,比如说可以进行出口加工、保税物流、跨境工业等业务。“白明表示,综合保税区将成为广州进一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在他看来,广州要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自贸区 综合保税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自贸区的创新政策便利加上综合保税区内的便利,有利于提升货物进出口的效率,将达到一个更开放的效果。”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宾红霞 柳时强

【通讯员】关悦

【作者】 宾红霞;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创造更多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