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利空侵袭中芯国际股价大幅跳水 芯片板块国产替代或将因此提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利空侵袭中芯国际股价大幅跳水,芯片板块国产替代或将因此提速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原创 红刊社

在美国考虑将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的消息影响下,9月7日,中芯国际A股的跌幅达到11.29%,盘中股价创下58.66元的新低,同日中芯国际港股的跌幅也达 22.88%。受中芯国际事件的冲击,半导体板块的相关个股跌幅也较为惨重,富瀚微、圣邦股份、兆易创新和北方华创等股票股价的调整幅度都超过5%。

中芯国际股价跳水“事出有因”

其实,中芯国际并不是美国“制裁”的第一家科技股类上市公司。

根据早前外媒CNBC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中芯国际实施出口限制。而美方正在审查中芯国际与“中国军方的关系”正是这一事件的导火索。

但在9月7日,中芯国际也发布了澄清公告称:“其产品及服务皆用于民用和商用,从没有任何涉及军事应用的经营行为,与中国军方毫无关系。”

同日国信证券也发布研报:“中芯国际没有能力为军事服务。军事用芯片要求很高,特别是可靠性、稳定性要求。而中芯国际的14nm去年Q4才量产,目前产能、良率还在提升过程中,14nm以及14nm以上的工艺是不能够满足军事要求。”

实际上,早在2018年“贸易战”时期,以华为和中兴通讯为首的通信企业就曾遭遇了美国的出口限制。但是,本次中芯国际的情况却与华为和中兴通讯的情况有所不同。对此,创道投资咨询执行董事步日欣分析:“与华为和中兴通讯涉及海外业务不同,中芯国际的主要业务都在国内,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的任性胡为,某种情况下有种欲加其罪何患无辞的感觉。”

中芯国际若被出口限制

主营业务将遭受巨大影响

美国国防部也正在讨论中芯国际是否应该被列入商务部的实体名单。该名单实质上限制了这些公司接受美国制造的特定商品,即要求美国企业在向名单上的公司出口任何美国技术之前都需经过一层繁琐的审查。实际上,一旦被列入实体名单,就意味着中芯国际将很难得到美国供应商的供货。

步日欣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中芯国际业务属于芯片制造代工环节,俗称的Foundry厂,其中装备(光刻机)、材料和EDA(需要和三大EDA厂商对接)都会受制于美国及其盟国,可以说是严重依赖。如果真的被美国制裁,正常经营业务会有重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中芯国际14nm晶圆前五大供应商中,LAM Research、KLA Corp和Applied Materials等3家公司都是美国的公司。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在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有绝对较大的比重,去年末,公司这一业务占比达到了93.12%。

目前,14nm晶圆是中芯国际能够量产的最先进的技术,也是国内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最先进的技术。美国一旦出手,中芯国际14nm晶圆工艺生产线能否继续生产将成为未知数。

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由于半导体订单具有延迟性,一般6-9个月内才会到厂。美国如果限制,也不会马上影响中芯国际的产能规划,今年业绩受影响会比较小。如果中芯国际用立刻下单来应对可能的限制,加快落地产线,那么明年年中公司生产的晶圆数量可能会达到3万至4万片(今年的数量为1万5千片)。”

对于中芯国际接下来的对策,步日欣判断:“中芯国际不会轻易倒下,美国政府也不是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肆意妄为,一旦进入实质性程序,中芯国际肯定会和美国政府正常渠道沟通、交涉乃至诉讼。”

国产替代将经历新一轮加速

科技股长期发展仍被看好

中芯国际的下跌,引发了半导体板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圣邦股份、兆易创新、富瀚微、紫光国微等公司的跌幅都在7%以上。尤其是此前的“中芯国际概念股”安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股票,它们在9月7日均大幅下挫,跌幅分别为8.79%、9.05%和10.998%。

对此,步日欣指出:“从本次事件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来看,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盲目自信的打击;一方面也需要认清现实、认清差距,半导体崛起的路还很遥远,需要集中全社会力量,找到切实的应对策略。”

与国际上的约束不同,目前国内对于半导体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可谓巨大。在此前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对集成电路产业进行扶持。这样一来,我国在半导体发展方面的短板将慢慢被弥补。

而除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外,我国半导体板块上涨的核心逻辑还是在于“国产替代”带来的需求的增加。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40%。但是,从供给方面,据CSIA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为3539亿元;而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额达1546.1亿美元(约合10567.59亿人民币),后者约是前者的3倍。相较于偌大的需求市场规模,国内的半导体产品的自给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国内半导体板块的火爆行情,因美国打压而起,因国产替代而热。持续的打压,等于又添了一把火。但国产替代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像股市表现那样短时间大起大落。我们的半导体产业还需要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追赶。”步日欣补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