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临沂临港发展前景「凤凰自来栖」

“一走进临沂临港区,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与激情。”近日,参加全市“三引一促”招才引智工作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来到临沂临港区观摩时发出由衷地赞叹!

时值盛夏,山东绿之洲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却清凉如春,生机盎然。步入车间,一股地瓜粉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一袋袋红薯脯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加工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入口香醇悠久,是无色素、无防腐剂、纯天然的零添加食品,凝聚的是绿之洲“绿色、天然、健康”产品理念的结晶。

创造这一结晶的,是临沂临港区引进的B类留学归国人才尹旭航。目前,企业已实现固定资产投入1500万元,引进生产技术人员5人,研发人员3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发、生产、管理体系。“在这里,我们不仅看中的是临港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更重要是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广的舞台,让我们实现心中的创业梦想。”尹旭航说。

“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今天的临沂临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像尹旭航一样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怀揣着技术和理想,来到这里生活、创业、扎根。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今年以来,临沂临港区紧紧围绕全区产业总体规划和发展需求,牢牢把握“科技兴区、人才强区”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三引一促”招才引智工作,先后与5名A类领军人才、16名B类专家教授、29名C类高学历人才和20余家机构进行对接,其中与1名A类创新、1名B类创业和3名B类创新人才达成合作意向。“千人计划”专家李刚强与轩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中山大学博士姜自秀在临沂临港区成立山东同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临沂博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品研发室里,一个个看似很平常的玻璃晶体,其内部的高分子材料是企业采用活性可控的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的精细高分子产品。这些高端产品的研发问世,使企业在创新领域真正步入高精尖层次。

临沂博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刘敬权教授领办的。该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精细高分子材料的科技型企业,公司生产的精细高分子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标准样品或试剂、化妆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精细高分子材料问世的背后靠的正是人才的支撑。目前,企业拥有国内外教授级专家5名,博士后1名,博士6名,硕士18名,项目研发经费已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拓展各种精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合成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提升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该企业负责人介绍。

在临沂临港区不仅有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刘敬权领办的临沂博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还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胥悦红创办的山东双加教育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孙丙宇创办的山东中科蓝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张正竹、王琪延、薛一波……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并扶持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19家。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走进临沂临港区创业孵化基地和人才引进第三方服务平台——双加实验室,处处涌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澎湃热潮。

1.2万平方米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依托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式创业服务和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目前,基地已吸纳入驻企业超过80余家,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0余个,累计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优惠补贴300余万元,孵化成功企业40余家。

引才留才聚才,构建“智慧硅谷”新格局。引进了第三方服务平台——双加实验室,通过“科技 、文化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招才引智、裂变提升、万众互联、文化增值”这一目标,探索创新产学研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聘请高校科研院所博导教授、从事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共计186名,成为临沂临港区的“智慧硅谷”。

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目前,平台已建立高层次人才专家智库,包括二级教授以上专家431名,其中院士17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1名,从国家部委离岗的长期从事国家政策制定与研究的学者16名,24名上市公司及500强企业高管。平台还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海尔集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旅美科工专、欧美同学会等10余家单位和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台湾高校及文创会设立两岸青年创业园,引进南京农业大学设立科技部、教育部分布式工作站,引进山东女子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在临港设立教学点、创业大学分校和巾帼创业基地。

“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精尖领军创新创业人物汇聚这里,归国留学人才、专家教授等中高端人才选择这里,产学研基地、博士工作站等专精新基地落户这里,今天的临沂临港区,产业集聚、项目汇聚、人才齐聚,一个智慧高地、人才强区正强势隆起,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正蓄势崛起!(闫从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