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东莞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什么是跨境电商」

在2019先进制造链创新发展大会暨东莞跨境电商采购峰会上,东莞制造业企业现场与跨境电商平台对接。

11月15日,两辆满载包裹的厢式货车依次缓缓停靠在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海关查验平台。包裹卸下后,海关依托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布控并查验,放行后即可重新上架销售。

上述包裹都是来自个人消费者网购的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在支持东莞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过程中,黄埔海关隶属沙田海关推出了“保税电商退货回区”服务,退货时间大幅减少,成本大幅下降。

东莞在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类似的创新服务并不少见。自去年7月成为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东莞通过构建“1 5”政策体系,创新全流程服务机制,推动东莞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完善服务功能

让业务“多点开花”

在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的东莞市邮政云集电商仓库里,工人们在自动包装流水线上忙碌地给货物进行包装。

沙田海关副关长黄国华说:“得益于东莞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国务院电商新政,从今年开始,中心内的保税电商进口货物快速增长,截至11月底,从中心出区的包裹共计161.5万票,是去年全年总额的近6倍。主营的商品也从之前单一的纸尿裤到各类护肤品、化妆品、保健品,初步形成了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生态链,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其实不仅仅是东莞保税物流中心(B型),清溪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都在积极开展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今年1月,东莞首票保税进口商品在虎门港综合保税区顺利通关;8月,清溪保税物流中心成功测试通过了跨境电商进口BBC业务。

上述情形是东莞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东莞市跨境电商业务呈现出“多点开花”态势。东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过程中,东莞着力打造各类园区载体,在重点推进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设的同时,搭建起全域跨境电商园区载体网络。

据了解,东莞已经在沙田、南城、长安、凤岗、常平等多个符合条件的海关作业现场,布局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与零售进口功能,引入物流、分拣、外贸综合服务等支撑服务市场主体,跨境电商业务在全市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这得益于政策红利的释放。一方面,东莞着力完善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便利化机制,特别是去年在跨境电商中心园区建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综合试验基地,加快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集群注册等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开办企业“全链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登记事项。2018年,东莞新增跨境电商主体超过5000个,增长400%。

另一方面,东莞建设了“东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将跨境电商监管服务延伸到线上,实现在线申报、监管、物流、支付等全流程跟踪功能,提供通关、结汇、退税等便捷服务。截至11月底,东莞企业共通过该平台申报业务2.85亿票,涉及货值271.52亿元。

推动产销对接

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与国内其他跨境电商综试区相比,东莞最大的优势是制造业发达且门类齐全,是重要的货源地之一。当前,东莞正紧紧把握综试区建设契机,力争把东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基地,为全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探路。

10月24日,东莞与阿里巴巴1688签署合作协议,将把东莞打造为1688产地数字化试点城市。作为首个数字化产业带试点城市,阿里巴巴1688将为东莞打造一套制造在线化、流通智能化、产地品牌化、本地服务网格化一体的产业带数字化方案。未来两年内,阿里巴巴1688将帮助东莞10万家企业实现数字化,线上销售额破千亿元。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东莞有超过5万家企业通过阿里巴巴1688平台拓展市场,线上月销售额近20亿元。

除了政府部门和跨境电商巨头合作外,东莞还积极推动生产企业直接和电商平台进行对接。10月12日,“2019先进制造链创新发展大会暨东莞跨境电商采购峰会”在常平会展中心举行。300多家东莞制造企业携产品现场与跨境电商采购人员进行了对接,约4500名买手进场采购,仅现场成交额就达3400万元。

笔者从东莞市商务局了解到,东莞目前已经大力实施“千百十”工程,这项工程每年面对5000家有意“触电”的制造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为500家重点制造企业提供平合对接服务,力争使50家制造企业成功“触电”。

数据显示,东莞联合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每年举办各类跨境电商交流会、推介会、对接会、电商实操培训等活动达200多场,惠及5000家企业,超过3万人参与,提升了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的能力。

政府服务带来的带动作用显而易见。数据显示,仅2018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申报总数超过3.6亿票,涉及品类超过4300种,以手机及零部件、塑料制品、五金制品等为主。

文/图:戴双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