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上出售的图坦卡蒙头像(图源:ABC)
海外网7月5日电当地时间周三(3日),英国伦敦佳士得(Christie"s)拍卖行出售了20多件埃及文物,事后,埃及政府部门发表联合声明,称此次拍卖会前,并未收到竞拍文物所有权的相关文件,佳士得此举则违反了相关国际条约。
综合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半岛电视台报道,此次拍卖会上最受人瞩目的文物当属有着3000年历史的埃及“少年国王”图坦卡蒙石英岩头像,这一文物被拍出470万英镑(近600万美元)的高价。据法新社援引埃及前文物部长哈瓦斯(Zahi Hawass)的说法,该文物被认为是上世纪70年代,在埃及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和其他文物一起被“偷走”的。
拍卖前,埃及驻英国大使馆大使塔里克·阿达尔(Tarek Ade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我们此前已经请求推迟此次拍卖会,检验拍卖会出售文物的真实性、物品交易的合法性,以及确认文物是否为埃及所有,但非常遗憾的是,佳士得仍将举行拍卖,出售包括图坦卡蒙雕像在内的多件文物。”
拍卖当天,拍卖行前也站满了十几名抗议者,他们挥舞埃及国旗,同时举着“停止走私古董交易”和“埃及历史不出售”的标语。埃及民众玛格达(Magda Sakr)说:“文物不应该被私藏,应该在博物馆里,它是埃及的历史,是我们最著名的国王之一。”
据报道,1983年,埃及曾颁布法律规范埃及文物所有权。法律规定,除在该法律颁布前就已经确认所有权的埃及文物外,其余埃及文物都将被列为国家财产。
6月佳士得拍卖行方面称,古代物品的所有权无法追溯到数千年前,因此建立物品近期所有权以及保证其合法销售权十分重要,佳士得也明确履行了这两项职责。此次拍卖会结束后,佳士得方面表示,历史文物或许引发复杂讨论,佳士得的作用则是提供一个合法且透明的市场,维护文物所有权转移的最高标准。古代艺术品市场十分具有前景,这些文物在被公开展出和研究的同时,也可让大众获益良多。(海外网-美国-乔珊珊/实习编译 姚博文)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