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满载防疫物资和小商品的义新欧“中国邮政号”班列X8020次从义乌西站启程,驶向万里之遥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义乌至欧洲运邮业务由此实现规模化、常态化开行。
就在此前两天,我省公布开展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实施意见,推动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其中明确提出以义乌陆港枢纽为支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快递市场,构建联通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干线运输网。
早在2018年初,义新欧班列就开始试行运邮。截至目前,累计运邮24批次62标箱,在推进中欧多国邮政合作、助力邮政快件国际化运输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3月26日,金华市召开跨境电商工作视频会,提出实施十大行动,打造千亿产业。十大行动之一就是要开展跨境电商物流提质行动,积极参与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着力优化物流服务,打造公共海外仓,进一步强化跨境电商物流支撑。
参与全国试点 快递迎来新机遇
我省“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由国家邮政局批复开展,包括金华市在内的11个地市同步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发达的市场大市商贸优势,以及走在前列的电商和物流优势,金华市快递业已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二位。在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中国快递量50强城市排行榜上,广州市634680万件居第一,金华市592263万件居第二,深圳市421670万件居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和金华市是仅有的两个快递业务量均超50亿件的城市。
市邮政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92263万件,同比增长61.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24.5亿元,同比增长32.1%。同城、国内异地和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全省同步开展“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培育构建农村快递物流辐射网、工业互联快递服务网、国际快递智能骨干网“三网一体”的发展体系,给金华市快递业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带来新机遇、新空间、新支撑。
根据试点目标,到2021年底(试点期末),建制村快递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每周投递3次以上;“快递进厂”模式成熟,培育一批重点应用产业、园区、项目、协作企业,快递供应链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快递服务与农村需求基本匹配,“快递进厂”基本覆盖,具备端到端的现代供应链能力;国际快递骨干企业稳步发展,形成区域国际快递网络。到2035年底,农村快递物流辐射网高效运转,城乡快递服务实现均等化;建成工业互联快递服务网,国际快递智能骨干网通达全球,基本形成“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聚焦国际物流 快递发展高质量
对金华市而言,稳定外贸基本盘,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有效对冲全球疫情和贸易壁垒给传统外贸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开展跨境电商物流提质行动,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高效快捷国际物流网络,成为金华市推进“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的主要着力点。
目前,义新欧班列线路已由最初的1条发展到11条,近的到中亚五国,远的直至西班牙,遍布亚欧大陆。沿线设立4个分支机构、5个物流分拨中心,联通亚欧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金华市省级公共海外仓已占全省50%。
围绕做强国际物流,长三角首条跨境电商班列(义乌—列日)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菜鸟号”去年10月在义乌陆港开通首发,迄今运输包裹已突破100万件。跨境电商包裹抵达列日后,通过菜鸟部署在比利时列日的eHub、欧洲区域干线网络和欧洲末端配送网络,包裹能快速分发至其他欧洲国家。据测算,跨境电商包裹由义乌直发欧洲,相较于以前中转外地发货可提速一至两天。
据悉,金华市将借助“两进一出”工程全国试点的有利契机,发挥中国(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场地建设,提升国际邮件集散能力,争取设立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同时利用义新欧班列全天候直通的优势,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专线布局,探索开展国际快件运输新模式,实现跨境电商物流提速提质提效。
据《金华日报》,原标题《进村进厂出海 快速通达全球 我市快递“两进一出”提速提质》,作者,徐朝晖
值班主编:杜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