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铜仁市一带双核规划图」

(陈成记者罗灿)近年来,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为引领,以大招商形成大产业、大项目推动大发展,打造国家级高新区的战略目标,推动高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1月以来,高新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34亿元,同比增长69.92%。通过建立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和重大项目专人跟进服务机制,实现新开工项目58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8.02亿元。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2017年,高新区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出面,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0余次。通过园区平台公司以股权投资模式吸引优强企业落户高新区。截至2017年10月底,新增招商引资项目29个,签约资金169.99亿元。

通过强服务抓创新,高新区坚定了企业落地高新区的信心和决心。全年先后与汉能集团投资的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建设项目从开始洽谈到签约落地仅用了23天,长瑞科技产业园项目的最后一次谈判到签约仅用了两个小时。先后成功引进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倍易通移动智能终端、日行光学3D视窗保护膜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户高新区。

脱贫攻坚实现纵深推进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整合区、街道力量,形成了一名县处级领导、一支驻村工作队、2—4个帮扶部门、一批帮扶机关干部的帮扶机制,实行区、街道干部“双包保”责任制,落实192名干部对辖区贫困户进行全面回访、蹲点调研。通过做精扶贫产业,对林下养鸡、蔬菜、精品水果等为主导的产业扶贫进行认真谋划,目前已在星光社区、白岩社区、河界营等贫困村发展葡萄1000余亩,在婆硐、中茶、高岩、岩拉4个贫困村发展反季节蔬菜800余亩、中药材500亩、林下养鸡2.5万羽。通过依托铜仁大峡谷和临近的天生桥、苗王城等旅游资源,发展农旅结合产业,共覆盖辖区81户356人、贫困户48户258人。

通过围绕园区现有五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投产、达产,预计在2018年底,高新区将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可满足周边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通过围绕跨区域移民安置,提前谋划启动了2018年9000人的跨区域安置项目,并按照1.5万人的规模规划建设,全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市跨区域安置的主战场。

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围绕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大趋势,进一步调整战略思路,重新谋划产业布局,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宇智能终端产品、德威精密模具制造、诚汇通智能终端触控及显示模组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海云天西南教育大数据应用中心、北京京师乐学西南总部、铜仁智慧城市指挥中心、铜仁大数据创新应用展示中心、铜仁大数据呼叫中心、杭州聚势跨境电商和幸福里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大数据及电商产业;以联德智能健康科技项目、长瑞科技、中建生物科技、汉方大健康产业、百合资源综合开发及精深加工项目等为代表的大健康医药产业;以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华迪斯新能源、恩维西光电、阳明科技、配宝新能源等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及优势装备产业,力争到2018年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千亿级产业园区,到2020年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的总体目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